【记者 王立伟 发自上海】2025年盛夏的外滩,百年历史建筑群正与最前沿的金融科技发生奇妙化学反应。7月15日,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《外滩金融集聚带数字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》,标志着这个承载着中国金融历史的标志性区域,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新征程。(导语)
■ 历史与未来的时空交汇
站在外滩27号罗斯福公馆顶层露台,浦东天际线的全息投影与实体建筑交相辉映。这座始建于1920年的文物建筑,如今已成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字人民币实验室所在地。"我们正在测试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系统。"实验室负责人张明昊向记者展示着实时跳动的交易数据。(场景描写)
■ 三大核心工程落地
上海龙凤419自荐 1.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升级:包括建成每秒百万级交易的清算系统
2. 监管科技实验区:试点"监管沙盒"2.0版本
3. 金融数据枢纽:接入全球40个主要金融市场数据(数据支撑)
■ 企业案例:老牌金融机构的转型样本
上海龙凤419手机 创立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总行大楼里,百年保险柜与量子计算机比邻而居。该行数字金融部总经理李颖透露:"我们已实现98%业务线上化,数字员工处理60%标准化业务。"(具体案例)
【专家观点】
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振华指出:"上海要在2035年建成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,必须解决数据跨境流动、技术标准制定等关键问题。"(权威背书)
上海龙凤419 ■ 配套人才战略
浦东新区近期推出"金融科技人才10条",包括提供最高500万元购房补贴。截至7月,已引进23位国际顶尖金融科技专家。(政策解读)
(全文共计2187字,含6处现场采访素材、3组核心数据、2个典型案例)